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 > 20多岁抗癌博主接连去世,癌症为何找上年轻人? 正文

20多岁抗癌博主接连去世,癌症为何找上年轻人?

2025-04-05 06:54:25 来源:热点资讯网 作者:春晓 点击:9323次

文 | 菠萝(一)近日,几位年仅20多岁的抗癌博主相继离世:12月26日,博主“咖啡”因直肠癌离世,年仅29岁;1月2日,博主“小黄同学”因肺癌引起癌细胞扩散离世,年仅26岁。1月3日,博主“子豪”因胆管癌离世,年仅23岁......咖啡(左)、小黄(中)、子豪(右)的短视频账号他们的故事既令人痛心和惋惜,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深疑惑:明明说癌症是老年病,但为什么中国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了?癌症为何“年轻化”了?回答这个重要问题,不能靠个人的感觉,而是要看数据。其实,中国的癌症很奇葩:既在“老龄化”,又在“年轻化”!啥意思?就是说中国患者同时呈现出两个特点:一方面,老年癌症患者比例在增加,患者平均年龄在增加,所以在“老龄化”。另一方面,年轻人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在持续提高,所以也有“年轻化”。下面这张图,展示了中国2000-2014年各个年龄段癌症发病率情况。大家应该很容易就看出两个规律:1:年龄越大,发病率越高。70岁的老人患癌风险是20岁年轻人的100倍以上。2:无论男女,40岁以下人群整体发病率都在持续增加。由于老年人患癌风险远高于年轻人,所以不出意外的,患者多数都在60岁以上。不仅如此,中国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龄还在一直增加。2000年的时候,平均发病年龄是62.6岁,此后逐年上升,到2014年提高到了63.6岁。从这个角度看,中国的癌症毫无疑问在“老龄化”。但同时,中国又确实在“年轻化”。有些癌症类型发病率增加很明显,比如女性的乳腺癌。下图是乳腺癌各个年龄段的发病趋势,很明显,从2000年开始,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持续增加。研究发现,在相同年龄的时候,不同年份出生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是持续升高的。60后比50后风险高,70后比60后风险高,80后比70后风险高,90后比80后风险高。这是为什么?大概率和现代生活习惯,包括营养激素水平发生改变有密切关系。这种年轻化的趋势非常值得警惕。因为和欧美相比,中国乳腺癌高发期本来就早10年左右。美国乳腺癌患者中60岁以上的特别多,而中国女性发病高峰却在50岁左右。因此,中国年轻女性更需要注意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。结直肠癌也有类似的趋势。无论男女,年轻人发病率都在提高。有人会问,既然年轻人发病率在提高,为啥患者平均年龄却在增加呢?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在迅速老龄化,老年人患者增加了更多。(二)但要强调的是,并不是所有癌症都在“年轻化”,比如肝癌。事实上,从2000年开始,年轻人的肝癌发病率一直在下降。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乙肝疫苗的普及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会大幅提高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。肝癌患者中70%左右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。从90年代开始,中国新生儿开始广泛接种乙肝疫苗,儿童感染率开始大幅下降。很多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,逃离了肝癌。所以,要讨论中国癌症是不是在“年轻化”,还得分不同的种类来讨论。对于乳腺癌,结直肠癌这类和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,不仅数量在增加,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早,需要密切监控,并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筛查指南。反过来,肝癌、胃癌这类和感染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,年轻一代的发病率反而开始降低了,这是医疗卫生水平进步的结果,应该会越来越好。(三)总之,得癌症的年轻人确实不少。大家不能轻视,不能抱侥幸心理。学习防癌抗癌知识,保持健康生活习惯,做好定期筛查,都是有必要的。但同时也不需要恐慌,虽然年轻人患癌风险确实在提高,但并没有出现所谓“爆发性增长”。大家之所以感觉年轻癌症患者到处都是,其实和信息传播有密切关系。一方面,老人得癌症不是新闻,但年轻人得癌症的故事更吸引媒体报道,所以曝光度比较高,也更容易让人记住。另一方面,互联网让大家的社交圈扩大了。以前的人只认识自己村,或者一个单位的人,而现在每个人微信上不仅有无数的好友,还有好友的好友,所以更容易看到小概率事件。最后我想说,癌症发生有很多随机因素,年轻人患癌不少都有先天原因,不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,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。即使真不幸被查出癌症,也不要恐慌。一方面,如果发现早,癌症整体治疗效果是很好的,另一方面,现在各种新药层出不穷,即使晚期患者也可能实现长期生存,甚至临床治愈。即使最近看到一些年轻患者去世消息,但大家要相信,还是治疗效果好的更多,只是治好的没上新闻而已。希望健康的人继续健康,生病的人早日康复!致敬生命!参考文献:1.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, 2015. CA Cancer J Clin. 2016 Mar-Apr;66(2):115-32.2.《2000—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分析》,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 年6月第52 卷第6期Chin J Prev Med,June 2018, Vol. 52, No. 6 · 5933.《2000—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分析》,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 年6月第52 卷第6期Chin J Prev Med,June 2018, Vol. 52, No. 6 · 567 ·4.《2000—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分析》,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 年6月第52 卷第6期Chin J Prev Med,June 2018, Vol. 52, No. 6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春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